设计重回启蒙?家具行业不需要更多的奖!
摘要: 正值岁末,行业颁奖的高峰即将抵达。琳琅满目、热闹嘈杂到让人感慨,“奖太多了”。 但细细思量,又会觉得少了什么……
文丨胡炼
2020年金汐奖评委名单公布,规格之高,在行业史无前例,让人惊喜。
作为21世纪北欧设计的重要代表,唯一获得丹麦政府津贴的设计师,汉斯·山格林·雅各布森连任两届,依然是评委阵容台柱子。其余七个评委同样分量吃重,不仅超越了国界,融合了学术与实战,更来自建筑、文创、美术馆等各个艺术细分领域的顶级阵营。
如果说中国家具行业设计是一个点,那么丰富的评委视角,不同维度的交相辉映,为这个点给予了一个立体的定位。
这种感觉如同把地球放回宇宙中来审视——对宇宙的敬畏,是唯一的态度。只是,生活顺遂的地球人常常忘了。
对于设计呢?
早已司空见惯的中国家具行业是否又忘掉了什么?
或许这个问题正是金汐奖想追问的。
年度主题公布,
为何是“重回启蒙”?
2020年金汐奖年度主题“重回启蒙”早前已经发布。
这个主题取自2017年的旧文《新时代中国家具要重回启蒙》,作为金汐奖评委主席,许柏鸣教授在文章中提到“当代中国家具设计视野还不宽广、历史高度尚未建立、设计理论还很稚嫩且未成体系。所以传统思维与想当然的做法根深蒂固。”
为此,他提出“重回启蒙”——
设计不仅仅是产品,还有服务,产品加服务等于解决方案。 设计不仅仅满足生产与销售,还要贯穿整个生命周期。 设计不仅仅服务于商业世界,还得承担社会责任,设计必须满足经济、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
构建设计生态,
做出广度和深度

为此,“金汐奖”可谓是为“反思设计”而生,期望将人们的认知从受限的“点”,通过“线”、“面”再串成“体”,逐步构建属于中国家具行业的设计生态,实现良性循环。
所以,金汐奖要做出“广度”,触达更多人群:
奖项设置全面 。
部分放开到社会。
设置高校赛事计划。
设置海选精英评委。
还要做出“深度”,倡导科学设计和持续创新:
借力展会但独立于展会,不拿奖项捆绑销售展位。 以奖项为纽带,汇聚设计师、品牌和企业,让展览、资源与贸易互通。 构建长效设计师资源对接平台 ,为设计师群体服务。
-感谢阅读-